International experts focused Chinese business leaders Qi Juhua House haze high Governance Forum
publish time:2016-06-24
2016华盛顿中国雾霾治理高端论坛于6月17日上午在华盛顿乔治城拉开帷幕。约百位来自中国、美国和欧洲的科研学者、Government officials、企业领袖和重要民间机构代表在论坛上分享了雾霾治理成功经验与最新技术,讨论中国雾霾治理的挑战与机遇,以及中美在环境政策和绿色技术领域合作的机会。
本次论坛由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主办,是首个国内外共同聚焦中国雾霾治理问题的国际性论坛,得到了美国环保署、Paulson Foundation、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ean Air Companies、中德使馆,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China Clean Air Alliance、美中技术创新发展中心和全球环境专家协会等的密切支持。
在论坛开幕式上,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主席何平博士致开幕词,他表示论坛的目的在于为中国治理雾霾提供及时的国际支持,并为各国雾霾治理政策、技术与科技交流提供优质的对接和对话平台。中国驻美大使馆经济处李斌参赞,德国驻美大使馆能源参赞Jens Acker,美国国务院气候变化特使办公室中国事务高级顾问David Wagner,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北美处代表官员Hillary French和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副主席, Foley & Lardner 律师事务所Richard J. Tad Ferris分别致辞, 表达了国际社会对空气污染问题的关注, 以及对论坛的期待。
大会演讲嘉宾包括美国联邦环保署首席法律顾问Avi S. Garbow先生,Dean of School of Environment, Tsinghua University、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教授,联合国基金会全球清洁炉灶联盟首席执行官罗达·穆斯哈女士,美国清洁空气公司协会董事会主席Stanley Mack和美国全国清洁空气机构协会主席S.William Becker。
Avi S. Garbow顾问表示,自1970年代美国实施《清洁空气法》以来,一些主要污染物指数下降了75%。《清洁空气法》的实施不仅效果显著,还推动了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激励了民间创新。多国实践经验表明,推动经济发展与改善空气质量可以并行不悖,后者甚至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他建议,提高环境信息的透明度、加强公众参与和落实问责机制应当是未来空气质量改善取得成功的三大重要因素,其中法律法规的落实是关键。贺克斌教授介绍了中国这几年治理雾霾的努力和成效, 京津冀地区PM2.5在这三年内已经下降 27%, 该地区有望在 2030年以前达到国家空气质量标准, 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应该能够更早达标。穆斯哈女士指出,室内空气污染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沉默杀手”。她表示,全世界仍有30亿人在家中使用木材、煤炭等固体燃料进行烹饪。Chinese pro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using solid fuels for cooking up to 45%,这对中国既是巨大的挑战也是难得的市场机遇。Stanley Mack主席介绍了目前空气污染治理技术发展趋势,指出政府在制定标准的同时, 必须考虑到技术的可行性。 S.William Becker先生则着重介绍了美国在跨界污染物控制领域的经验和手段, 《清洁空气法》在美国的成功经验以及当代美国仍然面临的环境健康问题。
论坛的两个专题讨论分别是“城市雾霾治理最佳实践和机会(管理和政策)”以及 “创新治霾技术”。 来自中国清洁空气联盟、American Center for Climate and Energy Program、 美国联邦环保署空气司、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专家讨论了如何通过利用和改善现有能源体系实现切实减排、如何在最佳成本效益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排放标准以及如何帮助企业有效的与政策法规接轨。来自南开大学国家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AmeriSci Group,克莱德贝尔格曼电力集团,ADA Carbon Solutions和美中技术创新发展中心的资深技术专家参与了创新治霾技术座谈,分享了当下最前沿的城市空气颗粒物监测技术、室内空气污染监测和治理技术、创新脱硫脱硝以及汞处理和储存技术,并交流了在中国市场发展的机会和经验。
在论坛的第二天6月18日基金会还为中美环保企业举办了技术展示和一对一商务洽谈会,为各方企业进一步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会议期间, 还展出了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艺术系学生张晨骁的有关雾霾题材的摄影和雕塑作品。
此次论坛得到克莱德贝尔格曼电力集团,Foley & Lardner 律师事务所, 卡尔森集团, LaGrange 酒庄和中国止希禅茶公司的赞助和支持。
此次论坛邀请了新华社、凤凰卫视,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等媒体新闻记者参会并报道,在这些主要媒体报道后,约八十家平面和网络媒体包括北京日报,Sina、Sohu、NetEase,乐视视频等进行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