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治霾应抓住三个关键因素——访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会长何平博士

当前治霾应抓住三个关键因素——访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会长何平博士

 

发布日期:2020-04-8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中国科技网3月31日报道“当前治霾应抓住三个关键因素--访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会长何平博士”

春天来临,天气转好,但国内关于雾霾的话题热度不减。虽然近几年我国政府花了大力气治理雾霾,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华北和汾渭平原等地依然时有雾霾出现。在主要工业排放实现超低后,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大气污染的深度治理?就这一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美国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会长何平博士。

三个雾霾相关因子不容忽视

何平博士长期关注中国的大气治理问题,对国内雾霾成因和治理问题有着深入研究。他指出,国内尤其是北京地区的雾霾主要与颗粒物(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大气湿度、气溶胶以及大气中的氨含量有关,而后三个因子更为关键。

何平表示,大气湿度与人为排放(主要是农业灌溉和工业水汽)有关,尤其在工业集中的地区,人为排放对局部大气环境有较大有影响,在静稳大气条件下会形成水蒸汽气溶胶,增厚局部云层,在城市上空形成一个盖子,使污染物无法自由扩散;而大气中的气溶胶是固态、液态小微粒均匀分散于气体中形成的,实际上雾和霾就是液体气溶胶和固体气溶胶。国内煤炭用量大,燃煤烟尘中细小的可凝结颗粒物含量很大,是气溶胶溶质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治理大气污染的重点;氨气则是大气中唯一的高浓度碱性气体,可与硫硝等酸性气体发生反应,它是大气污染过程二次颗粒物形成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华北地区大气中氨的含量增加明显。这几年京津冀地区PM2.5 中的硫酸盐、硝酸盐和氨盐占比居高不下,就与大气中氨含量有关。

应从三因子入手进行深度治理

何平表示,中国近年在雾霾治理方面花了大力气,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今,在大部分工业排放实现超低后,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进一步减排的空间已经很小,要更有效地治理雾霾,就需要转变思路,从控制水汽排放、气溶胶及氨排放入手。

何平认为,第一是要注重工业水汽的回收。应对各行业的水汽排放情况进行分析,采取积极措施回收这部分水汽,这一方面有利于消除水汽对城市大气/气象环境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可减少随水汽排出的盐粒和污染物。水汽回收的另一个好处是可重复利用水,减少工业用水总量,降低企业成本。

第二则是要花大力气治理有色烟羽。何平指出,有色烟羽既含有水汽,又含有巨量固体气溶胶,它们混合在一起,是产生雾霾的源头,不单是电厂,所有工业行业排放湿烟气的烟囱,都必须治理,这是一个绕不过的坎。“有色烟羽就是雾霾发生器,治理有色烟羽就是抓住了治理雾霾问题的牛鼻子”,何平说。

第三是要控制氨排放。何平表示,为降低颗粒物的二次生成,限制氨排放势在必行。应该对工业氨排放进行全面的排查,特别重视脱硝中的氨逃逸问题。相关部门需要更全面评估氨逃逸的水平,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政策,采取合适的技术,控制氨排放。

雾霾治理要选择科学的方法和技术

何平表示,雾霾治理不可能朝夕见功,需要选择科学的方法和技术,长期坚持方可取得持久的效果。

何平认为,目前工业行业的水汽回收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只要相关管理部门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辅以扎实的政策,并不是太困难;对于有色烟羽的治理,目前的主要问题在于认识不足、标准不完善和技术不成熟。除温度和湿度外,应将污染物指标,如可凝结颗粒物总量或溶解性颗粒物总量纳入有色烟羽治理指标中,以使目标更加清晰。而在技术路径的选择上,冷凝加余热回收应该是方向,既有很好的环保效益,也有很好的经济回报;对于氨排放的治理,则应首先让氨逃逸标准成为强制性指标,促使企业通过改善工艺措施减少氨逃逸;其次是在目前还没有实施超低排放的非电行业,在一些氮氧化物排放水平不高的地区,适当降低氮氧化物排放要求,以减少氨的用量;此外就是采用无氨脱硝技术。

何平表示,雾霾的产生和爆发取决于多重因素,目前我们已通过超低排放,控制住三个指标(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而要进一步深度治理雾霾,则要采取综合的措施,在三个指标以外的污染因子,大气湿度、气溶胶以及大气中的氨含量上发力。相信通过扎实的政策、科学的方法,经过不断努力,蓝天终会回来。

责任编辑:常丽君